目前國內共有2000多萬家注冊企業,加上個體戶和合作社則超過3000萬家。作為當下火熱的線上網絡遠程會議和辦公模式,視頻會議軟件和公司會議直播平臺成為熱門產品;其他財務軟件供應商加起來大約有幾十萬客戶。鑒于財務軟件幾乎是最基礎的企業軟件需求,我們完全可以假設,不使用財務軟件的企業也不太可能在別的軟件上花大錢(預裝的Windows和盜版Office除外)。也就是說,中國大約有70-90%的企業基本不在軟件上花錢。它們有可能依賴盜版軟件,有可能只是偶爾購置軟件,也有可能根本不依賴任何軟件。公司年會直播,前端選擇視頻會議,平臺化推流到后端的直播系統中,即可實現全球云直播。
在2010年代以前,絕大部分軟件公司都依靠著大企業和國有企業,這不到20%的客戶貢獻了企業應用軟件領域的絕大部分收入。然而,大企業的訂單有很大一部分去了外企那里:IBM、微軟、Oracle和SAP在高端市場的地位不可動搖,國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雖然不斷提升,畢竟不能獨霸??赡苤挥杏糜?、金蝶、廣聯達等極少數軟件公司是依靠中小企業而生存壯大的。理論上,中小企業只要每家安排很少的預算,就能創造一個巨大的軟件市場;實踐中,它們能不花錢就不花錢。
2010年以后的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浪潮,讓軟件公司找到了新希望:PaaS和SaaS模式可以讓中小企業以很低廉的成本用上管理軟件和專業軟件,而且靈活性很強,可以按月付費,在各種設備上登錄使用。美國的Salesforce和ServiceNow已經證明面向中小企業的云服務是可以創造巨大收入并實現盈利的。假如中國有10-20%的中小企業采用了PaaS和SaaS,平均每家每月花費100元,就可以形成一個幾十億人民幣的龐大市場,相當于更大的A股軟件上市公司的收入水平。在2014-15年的牛市中,很多軟件公司確實是這樣講故事的,投資者也這么采信了。
視頻會議的類型有很多,既有行業會議、市場峰會和醫學大會,也有企業為主體的供應商大會和用戶年會等形式,那么選擇視頻會議的直播通道就成為關鍵。
結果呢?幾年過去了,不要說盈利,能通過PaaS和SaaS獲得大量客戶和收入的軟件公司數量都不多。作為云服務市場的先行者,金蝶在2016年剝離了嚴重虧損的云之家業務,才實現了云業務的盈利;用友則至今還承受著云業務的嚴重虧損,剛剛看到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曙光。2014-15年,很多SaaS公司在新三板上市,可是迄今無一轉到主板,原因就是SaaS業務無法實現盈利。確實有一些SaaS企業長得很快,但是它們的成長速度慢于美國同行在創業期的速度。BAT倒是贊同軟件公司的云服務理念,對軟件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略投資,不過好像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。
直播一場企業年會,首先是采用主流的視頻會議軟件平臺賬號,諸如國際主流的云視頻會議,就是很好的前端產品。在基于亞馬遜云數據的全球覆蓋算力加持下,東央云視頻會議(DoiYun.Com)和直播平臺的雙核布局已經初見成效。